本帖最后由 瑞鹊堂 于 2017-7-6 09:39 编辑
二,黄 昏 黄昏,这并不是个陌生的名词。在诗词中,你所惯见的。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点点滴滴。”是写闺妇幽怨。“日暮乡关何处是”,说尽游子乡思。然而在燕大,黄昏却套上艳丽的衣裳。紫藤院里,笑语盈屋;雕檐楼头,管弦嘈杂。到处是歌声,欣舞、阳光与春天。鸟在唱,花在笑,红莲吐出清香,杨柳摇曳晚风前。 也许在一个夏晚,你疲倦这欢乐,渴想灵瑰的宁谧。欢乐,过度的欢乐,你说能麻醉自已的灵性。你要在寂寞中认识你自己,看清你自已的憧憬,决定你自己的方向。我赞同这意思。惟有在沉思里,你才能真正地接近马克思列宁诸哲。 那你去,最好挑选燕京园的西北隅坐下。此处地高,可以眺望。抬头,一轮红日欲坠,离西山不远。这个幽静的境界,我安排给你深思幻想。治学并不是全靠教授们,你得运思维。同时,你也应该感谢教授,他们罄其一生的学问、阅历与经验,在课室里传授给你。然而学无止境,教授所能口,不过一小部分而己。你要信赖自已的耳、眼,与其他感官。到人生社会去涉猎学识,到自然界去发掘宝藏。在不寐的深夜,你静数着敲更者的步履声,渐行渐轻渐远。你描画一盏黄灯,一个踉跄的背影。你为什么不登时披衣起床,去慰问敲更者的寂寞?他也许是个老年人,在度着颠沛流离的暮年。去亲近他,听他夸耀年轻时的放荡,海阔天空的生涯。这,于你,年幼无识的人,是有所裨益的。有时,你或许去叩一间茅庐的柴靡。傍晚,四野无人,有少妇哀哭。看她脸上写着苦痛,悲愤在激动她的心,你便该悄悄地辞出。这个你心里明白!她年轻的丈夫——卖气力的洋车夫,是如何被人戕害的。不必给她一些儿怜悯,一些儿施与——穷苦的人担受不起你慈善家的恩惠。因为这故事宣泄了人间的不平,社会的病态。并不是一人一事的小问题。 提醒你,你忘掉欣赏水塔顶的twilight,你每晚所爱恋的。现在,你又一度在未名湖畔徘徊了。 淡烟、轻雾、幻想、美梦,你举起一对诗意的眼睛,仰望水塔顶的一角青天,高高的青天。那里,有艺术家在工作哩,颜色由残红而晕黄,而淡暗,终于瞑色,像碎细的鸟羽,一一片从天空散坠,把整个的校园笼罩起来。一切景物都模糊了,如烟如雾、如梦如醉,给予你以一种苍茫之感。这是一日间最诗意的一刹那,你尽量陶醉吧! 看水,应该到朗润园。赏荷,应该到达园。蔚秀亭上晚望,树木苍郁,又是另一个境界。燕南园也是很适宜于黄昏散步的。精致的住宅,清洁的道路,整齐的树木——北欧的风味,你千万不要望那直耸天际的烟囱,那西方物质文明的胜利碑。因为你血管里流着的血液会反抗你——那血液流着李白的豪放,阮藉的荒诞,陶潜的清淡与林和靖的高逸。这些都与西文物质文明不相调和,针锋相对的。那我指点给你,在校之东南,一角破庙,檐前有蜘蛛接网,老僧在芭蕉下做禅梦。这里,我让你寄托你那东方典型的抑郁。 |